8月22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城市森林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魏殿生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余申芳 摄
魏殿生在发布会上继续说,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已上升到36%,同时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了村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步伐。
200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要求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推进。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由2000年的28.15%上升到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0年的6.52平方米增加到8.6平方米。全国已评选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区)”36个,“国家森林城市”7个,“国家园林城市(区)”138个。
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国家林业局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成立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指导性文件,并与中央宣传部、文明办、全国绿委联合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各地以创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加快了村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步伐,不仅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目前,我国山区农村林木覆盖率均在30%以上;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提高到现在的15.7%,农田林网防护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78%,平原地区村镇绿化总面积达5032万亩,人均公共绿地8.3平方米,路、沟渠、河流绿化率分别达到85%、56%、72%,“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平原有森林,林内有粮仓”成为平原农村的真实写照。
凤凰卫视记者:请问魏司长,听说在奥运期间北京市为了控制林木病虫害,使用了特别多的高科技,您能不能详细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魏殿生:我愿意回答凤凰卫视这位朋友的提问。为了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特别是绿色奥运,我们确实在发展和保卫北京及其周边的绿化成果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费了很多心思。
北京地区近几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美国白蛾虫害。对美国白蛾,我们第一步从北京市及其周边的五个省市实行了联防制度,利用了遥感技术,卫星资料和我们的网络站点平台进行分析。在搞清虫情发生趋势和危害状况的基础上,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先进的有效措施,其中就有生物防治措施,用繁殖小蜂来防治白蛾。还有利用轻量的飞机来喷洒没污染的生物制剂来抑制虫口密度。
第二,积极动员森防人员、当地群众采取人工摘除网幕、人工器械喷洒生物药剂等措施。经过努力和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我们得知,今年美国白蛾和其它一些一般的病虫害控制得非常成功。到目前为止,这个生长期已经快过去了,可以向各位记者朋友们讲,今年的虫害我们控制非常成功。我们正真看到到处都是绿树葱郁,没有病虫危害的迹象。这对保证绿色奥运的优良环境还是有效的。
中国新闻社记者:刚才魏司长提到了一些数字,显示林木的覆盖率在快速的提升,咱们这边有没有一些措施使这些林木质量得到保障?使它长效的发挥生态功能?谢谢!
魏殿生:你这样的一个问题提的特别好。你关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在实践当中也很重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我们干林业这行,有一个行话叫做“三分种,七分管”。很多树栽上以后,有些地方因为管护的问题不到位,也使绿化成效大打折扣。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围绕绿色奥运,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取得了许多绿化新成果,我们肯定要把它持续保护和发展起来。
首先我们要加强立法,加强一些管护制度,这方面是很严格的。要依法来管护,以制度来管人。
第二,建立管护责任制,所有的树、所有的绿地都有“主儿”,就是管护经营责任制的“主儿”,管护的责任他要承包下来。人要管住,防止破坏。牲畜也要管住,像采取封育措施、禁牧措施,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同时为保护这个成果,我们加强了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的基础能力建设,其中也包括专业队建设。
第三,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有奖有罚,成果保护得好的,有不同形式的奖励;成果损害了,要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要给予严厉惩治,甚至是经济调控。有的地方还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就是把一个地方覆盖率的增加、林子保护的好不好,列入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这是很严格的。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措施,我就不一一说了。比如说树木管护,日常管护是需要资金的,有些能落实一部分管护资金,有些落实不了,我们也采取社会领养、义务植树,也可以包一片林木,每年交一些钱,我们雇人管护。这种形式也做了很久,也是有成效的。当然监督也是一个措施,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我们有质量管理管护网络,就是监督网,群众发现有破坏树木的就举报,举报就严查,所以措施是综合的。
人民日报记者:刚才魏司长介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请问中国的林业部门,在应对这个威胁,减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魏殿生: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责任了。气候变暖的元凶之一就是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抑制二氧化碳的增高,目前主要是两个途径,一个是工业减排,一个是生物吸碳。森林或者树木就有这方面的独特功能,它可以说是地球上的吸碳加工厂和储碳库,它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科学家测算出来的数据,树木每增长一立方米,就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能释放出1.63吨氧气。据科学家公布的数据,全球陆地ECO储存的碳总量是2.48万亿吨,其中有1.15万亿吨是储存在森林中的,所以把森林叫储碳库。我们的祖国去年发布的应对气候国家方案,公布的数据足以说明它的作用。就是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间,我们的森林吸收和固定的二氧化碳就达到51.1亿吨。
森林对于吸碳和固定二氧化碳有这么大的作用,因此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当中都规定,可以用一部分造林再造林吸碳进行减排。去年在澳大利亚的APEC会议上和今年在东京开的“G8+5”会议上,都谈到了森林的固碳作用。所以说,我们要强化森林植被建设,第一,进一步明确了森林覆盖率的增长目标,提出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断地加大林业建设、森林植被恢复的力度,继续搞好林业的几大重点工程,继续坚持和实施好全民义务植树。
第三,热情参加国际化进程,推动国际合作,合力发挥林业作用,抑制气候变暖。
第四,我们根据主席在APEC会议上的倡议,我国与美国、澳大利亚三方联合,积极筹建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
第五,我们积极实施京都议定书框架之下的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我们在广西已经成功实施了全球第一个CDM机制下的碳汇项目。同时正在云南、四川、内蒙继续开展这方面的项目。
第六,我们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也叫可持续清洁能源,搞能源林建设,我们已在近10个省建设能源林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一年搞100万亩,现在已经实施两年了。
此外,建立绿色碳基金。我们的一些企业、社团、个人,为了尽社会责任,他们拿一部分资金加入到绿色碳基金里面来,然后对自己的排放做一些补偿,造一部分林来吸碳,以示对排放的补偿。很多企业都加入绿色碳基金了,例如中石油从去年开始,每年拿出2.2亿人民币,建立绿色碳基金,建设能源林碳汇林。